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企业创新之路
发布日期:
2025-03-07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不仅征服了全国观众的心,其背后的制作故事也让我们深受启发,对企业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哪吒2》的成功,是长期主义者的胜利。”《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主创团队5年多的精雕细琢、匠心制作,是集结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创作者,以“万龙甲”般的协作突破技术壁垒,可见其难度之高和团队的韧性之强、定力之高。影片的角色数量是《哪吒1》的3倍,特效元素有1万多个,特效镜头更是超过前作的镜头之和,数量将近2000个,部分镜头的制作长达数月甚至贯穿整个影片的制作周期,比如穿心咒10秒画面就做了一年,片中令无数观众震撼赞叹的“岩浆流体”场景,需模拟多层不同材质、不同速度的流体效果,反复打磨了六七十遍才最终死磕出来,每一帧画面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创新尝试与改进。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企业创新之路

“一些实验性的镜头,因为之前没人试过,所以无法用时间来规划进度,就像一道数学难题,说不定什么时候能解决。我原先提出的标准,是一个大家达不到的标准,得先去够,然后我们再看极限在哪儿。”影片中的许多特效镜头都是在一遍遍的“死磕”过程中完成的。在这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更让国内的电影视效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打破人有我无的局面,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上已经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画面”。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企业创新之路

“没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下了最笨的功夫、走了非走不可的远路,一路撑下去,迎来了黎明的喷薄日出。”在互联网通信行业,5G、云计算、AI等技术的突破,同样需要企业摒弃短期逐利思维,以长期投入来换取成功。如今的联华同样如此,以长期主义的精神将资本与研发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的迭代与突破。

此外,企业的创新还需积极参与生态构建,实现从“单点突破”到“产业链协同”。在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合作,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数字内容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通信+场景”的生态闭环。

成功不是偶然,也没有捷径可走。对我们联华而言,需以“哪吒式”的无畏精神和“长期主义”精神去开拓创新,耐心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力产业链与生态伙伴,以更加昂扬自信的姿态奋勇前进,“踏出一条自己的路”,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创新神话”。

编辑:营销中心陈女士                     

联系方式:infor@link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