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旗文稿》2023/8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化对建成国际一流湾区重大意义的认识,准确把握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高水平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推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应充分发挥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着力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高质量高标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和鲜明优势,也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之举。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深入研判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重大外部挑战,充分发挥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海丝博览会等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多措并举推动国际商业网络更加密集、资本市场和自由贸易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持续提升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着眼全球发展战略,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制度规则、技术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抢占国际经贸主动权和话语权。更好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独特作用,发挥珠三角九市对外经贸联系紧密、外向型经济支撑明显等优势,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区域联合体,有力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发展,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中迈进国际一流湾区行列。
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经过多年来协力建设、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逐步显现,“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建设,为实现市场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必须坚持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切实把“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协同推进,在跨境金融、交通等关键领域形成动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机制,促进人员、货物、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不断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健全政府间沟通合作机制,建立三地政府和部门分层分类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大湾区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互鉴,在互惠互利合作中强化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协作。积极探索大湾区统一市场体制机制,协商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制定大湾区版“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大湾区市场监管机制对接,打通制约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的卡点堵点难点,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了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全球创新版图重构、全球产业经济结构重塑。大湾区市场经济成熟、科技产业发达、社会繁荣稳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优势明显,在新征程中肩负着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的使命任务。应瞄准国内国际最高最好最优,抓实建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重大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湾区之路。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以“两廊两点”为架构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有序布局,湾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成为生动现实。应紧扣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个目标定位,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持,着力打造成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强化三地创新资源协同融合,建立创新链利益共同体,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型科创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技术革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发展模式,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构建科技创新转化保障体系,促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球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应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突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汽车等优势主导产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配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质壮大现有优势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打造新支柱产业。聚焦做优做强现代高端服务业,依托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协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加强快递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开放创新、人才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与协同,充分发挥金融撬动服务作用,努力实现创新型产业高速化、传统产业高端化、要素投入高级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化发展。
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粤港澳三地的地域、产业与制度特点不同,聚集与拥有的人才各具特色、需求不一,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对于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国际竞争力具有独特战略意义。应统筹把握三地优势互补与差异协同,把准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现实特点与内在基础,探索建立人才开发与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协同建立人才治理新机制,以人才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高效集聚。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全链条工作,加强校际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培育人才,增强港澳人才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瞄准高层次高水平急需紧缺人才进行定向招引、重点招引、系统招引,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让世界各类人才汇聚湾区、扎根湾区,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保障。
着力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应聚焦“区域均衡”,支持开展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间一体协作带动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鼓励错位发展,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在消除区域市场壁垒的同时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等都市圈区域融合带动功能,横琴、前海、南沙等基点牵引作用,促进优势叠加、强强联手,协同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聚焦“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大湾区内地市域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全方位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拉平基准线,有效激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潜力。建立健全大湾区内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和完善帮扶协作制度机制,深入实施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油瓶子”等工程,带动打造更多大湾区城市后花园,以乡村振兴和城市繁荣交相辉映支撑高质量发展跃上新高度。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必须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大湾区。
高水平建设人文湾区。延绵千年的岭南文化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创新文化相汇融合,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的独特“熔炉文化”生态,成为人文湾区建设的独有品牌和影响力。应高标准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充分利用大湾区各城市同属岭南文化圈和海内外多元文化融合等独特文脉渊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岭南特色、中华风貌的世界文化项目、文化品牌。建立人文领域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形式,高水平办好华侨华人大湾区大会、大湾区媒体峰会、大湾区智库高端论坛等重要人文活动,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在文化供给的质量和内涵上下功夫,在文化市场的活力和开放上下功夫,建设“创意强、消费强、品牌强”多强合一的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和全球区域文化中心,打造与国际一流湾区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转变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率先探索回答好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难题。建立健全大湾区跨区域协调制度机制,加大协同治理力度,通过联席会议、签订共同行动框架协议等形式协调行动、权责、利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提升各项政策执行效能,统筹发挥市场、政府、社会等各方作用,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切实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一体完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制度,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湾区人民。瞄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统筹好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在持续发展经济创造更多财富、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促进完善分配制度,切实分好“蛋糕”、共享“蛋糕”。健全大湾区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增强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优质普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聚焦解决大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织密扎紧社会保障安全网,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让人民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凝心聚力共筑湾区梦、共圆中国梦。
转载来源:求是网